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穴位敷贴疗法简史

浏览次数:
字号:
+-14

穴位敷贴疗法简史


1.古代概况
    有关穴位敷贴药物以保健治病的载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中,有关药物治疗的内容甚少,其中亦有中药外治法的记载。如《灵枢•经筋》篇提到:“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意思是打用马膏、白酒和桂的桂酒,外敷面部两侧,来治疗口僻,即口眼歪斜。只是尚未提到穴位。  汉代张仲景所撰之《金匮要略》一书中,载有一种特殊的敷脐法,以治疗中钵(中暑)病人:“屈带草,绕钵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命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用人尿或热泥合屈草敷脐,极可能来之于氏间,因其确疗效,才引起当时的医家注意,并予以收载。晋代,药物敖贴疗法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一般认为,明确提到并记载较详的当椎菖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已有穴位敷贴治病的多方面载述。除了秉承《金匮要略》之法,“令人骑其腹,溺脐中”外,还提到:“治寒热诸症,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即醋)和之,涂背上(相当大椎穴或背俞穴)”。并常用阿是穴作为外敷药物之处,如毒蛇咬伤,“捣薤傅之”。  至隋唐,比较重视刺激性药物的穴位敷贴如《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用旱莲草椎碎,置于掌上一夫,当两筋中(相当于间使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然而亦有非刺激性药物穴位敷贴的内容,如《外台秘要》就有较多脐疗方法的载述。  宋代的多种医学等著,诸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南阳活人书》都有穴位敷贴疗法的记载。如《普济本事方》中指出:“治妇人生产数日不下及胞衣死胎不下者”,“用蓖麻子七粒,去壳研如泥,涂足心(相当于涌泉),才下,便急洗之”,并介绍一病例。又如《南阳活人书》,以葱白烘热敖脐上,治“阴毒腹痛;厥逆唇青卵缩,六脉欲绝者”。明代,对穴位药物敷贴法收载较多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如提到“水气肿满,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剂中,水从便溺而下,数日即愈。象山民人患水肿,用此有效”。证明敷贴之法来自民间,但确有效验。另如以磁石末调面敷于囟上(百会)治“大扬脱肛”用吴茱萸贴足心(涌泉)治疗口舌生疮等。不一一枚举。  清朝是我国传统穴位敷贴疗法普遍应用和全面总结时期。这一疗法既见于官方著作,如清政府组织撰写的《医宗金鉴》,就有采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敷脐,加以冷热刺激,以治疗小便癃闭点滴难出之证;亦见于民间,如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二书,广泛收集了民间走方医的治疗经验,其中就有不少穴位敷贴的验方。刊行于1805年的《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纂辑,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国第一部外治专书,汇集了清•嘉庆前千余年的外治经验,其中不乏穴位敷贴之法,仅以神阙一穴而言,就有何首乌贴脐中治自汗,五倍子贴脐治盗汗等。而最值一提的是晚清一代外治宗师吴师机,他集历代诸多外治法之大成,并大量搜集民间的外治偏方、验方,通过其本人的反复医疗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总结,撰写出《理瀹骈文》一书。该书不但载有用以穴位敷贴的各种不同剂型,诸如膏、丹、丸、散、饼、栓、泥等以及各种验方,而且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角度进行了颇为精辟的阐述。吴师机指出:“膏药贴法,不专主一穴”,如“膏药治太阳经外感,初起以膏贴两太阳、风池、风门、膻中穴,更用药敷天庭”(《理瀹骈文•略言》)。他常用中药熬制成多种剂型的膏药,根据疾病的症候和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膏药和腧穴进行贴敷治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往往“效如桴鼓”,当时就治者达到每天数十人至二、三百人之多。除此之外,该书还对穴位敖贴疗法的作用机理、药物选择、赋形基质,用法用量、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都作了详细介绍。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2、现代概况  药物穴位敷贴疗法在现代的发展并不平衡,在五十年代,基本上仍局限于民间。但已引起了一些针灸家的注意,出现具有一定数量病例观察的临床报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穴位敷贴疗法被正式列为针灸诸多疗法中的一种。在下列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咯血、肺结核病、面神经炎,以及多种小儿科病症,前者主要是从民间流传方法中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结果;而后者,则因为药物穴位敷贴,无疼痛无创伤,极小毒副作用,故易为儿童患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