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中国中医药报》头版头条报道北中医三院: 中西汇通练就患者心中一流医院

发布时间:2024-12-2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微信图片_20241227185516.png

建院60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秉承“家国情怀、厚德仁爱、务实进取、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之路——



如果把中医和西医比作两股奔腾的河流,去哪里可以找到河流的交汇处?在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街51号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北中医三院),你或许能找到这样的汇流点。

走进医院大门,“中西汇通,德厚技精”的院训是首先跃入患者眼帘的八个大字,也是医院发展的支点。在这里,中西医两条河流融汇成一股蓬勃力量,润泽百姓健康;在这里,面对疾病,中西医携手闯关,释放着中西汇通的强大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41227185539.png



“经过60年的发展,北中医三院在历史的积淀中铸就优良传统:家国情怀的使命担当、厚德仁爱的医者风范、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开放包容的办院理念,这是医院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医院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作为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医院将坚持走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深受百姓信任的一流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中医三院党委书记王家红说。



一流的诊疗方案

中西医携手闯关攻克临床难题

中西汇通,在医院的各个专科体现得淋漓尽致。

“医院致力于加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解决临床疑难、复杂疾病的研究工作。”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晏军说。

在医院的针灸微创肿瘤科,一位下肢患有血管肉瘤的老妇人。因为放疗不敏感、身体特别弱,患者被收治时已饱受病痛折磨许久,体重不足70斤。为此,在前期治疗收效甚微的情况下,针灸微创肿瘤科主任黄金昶结合患者体质偏寒、偏湿,尝试能否通过火针疗法,促使肉瘤回缩、尽快缓解疼痛。


微信图片_20241227185543.png

黄金昶坐诊

“火针治疗一次后,肉瘤迅速瘪下去了,患者大腿肿物部位的周径也从一开始的13公分缩减到9公分,疼痛得到明显缓解。”

2015年,肿瘤专家黄金昶在医院设立这个全国“独一家”的科室——针灸微创肿瘤科,形成了中医药、针灸、介入治疗、放疗等中西医诊疗技术有机结合的诊疗体系。许多肿瘤患者在这里通过针药并用,获得了新的生机。

在肺病科,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影响不少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疾病。87岁的罗奶奶入院时只能坐着轮椅,并且伴有间断喘息和咳嗽咳痰。肺病科给予皮内针及循经拍打手太阴肺经治疗,又给予中成药清热化痰。经过治疗,罗奶奶已经可以步行出院了。

“三五服汤剂解决失眠、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案例太多了。”医院脑病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唐启盛说,在脑病科,许多患有抑郁障碍的病人在这里重塑了自己。如果单纯采取西药治疗,存在着疗法单一、患者耐受性差等不足。而中医治疗抑郁患者最讲究火候。经过多年摸索,通过心理调节,加上精妙周密的遣方用药,中西医结合,治愈了众多患者。

在老年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调理老年病是科室的一大特色,上千例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冠心病、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患者在这里均取得很好疗效。

医院的好口碑吸引了更多的患者,医院去年的门诊量达100万人次,在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中位居前列。2023年,医院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今年,医院肺病科、脑病科、肿瘤科、骨伤科、老年病科还入选了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起,北中医三院康复科还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携手共建国奥体医融合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旨在探索“体医融合”的新路径,为国家运动员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照护。

该中心不仅为包括国家男子/女子橄榄球队、曲棍球队、水球队、手球队等在内的多支国家队提供专业的运动损伤治疗与康复服务,也面向普通患者开放,提供中西医结合的康复诊疗服务,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一流的人才梯队 

中西医结合人才济济一堂

对北中医三院的很多职工来说,2006年是他们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200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与原冶金医院骨科共同组建临床科室,很多科室里的“老西医”开始学习中医。中医骨伤科教授王庆甫就是这一年来到北中医三院的。

他回忆,那时科室里“西学中”的氛围十分浓厚,不少西医大夫主动学习中医骨伤知识。

2008年,医院成立手足外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手足疾病,目前已诊治足部畸形近万例,手部创伤近千例,手术效果优异,形成正骨手法、微创技术等特色诊疗,为数十万名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全国首例斯旺森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即在该科开展。

如今已年届80岁的医院首席骨科专家王正义见证了手足外科的发展壮大,他表示:“医生能用中医正骨,又能开展骨科手术,是医院手足外科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西医结合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典范。”

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李凛是一名西医,她回忆:“我在医院工作已经24年了,2000年我来到医院时是一名西医大夫,2006年医院被划转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当时的我对未来感到很迷茫。但不久后我开始参加‘西学中’培训,逐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李仝是中医出身的专家,他也曾在博士后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7医院)血液科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中西医结合的学科背景,让他对血液肿瘤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治疗过程中很多理念是相通的。血液肿瘤患者来就诊,中西医就要用得恰如其分。医院要做好中西医结合,中医要处于领先地位,西医也必须跟上,服务的目标最终是患者。”

2012年,医院成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从此踏上高速发展道路,更加注重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

儿科主任医师崔霞回忆,自己是2011年来到医院的,当时医院的儿科只有四个大夫,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儿科要想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定位,要发挥中医特色,凝练自己的优势病种,因此儿科的人才选拔也是围绕这个定位开展。

正是一批批汇通中西的优秀人才,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家红表示,未来,医院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牵引,推进“医疗、教育、科技、人才”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启动实施“精诚人才计划”等,积极推动临床人才评价改革,力求逐步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生态体系,引育一批“守临床疗效之正、创中国医学之新”的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流的服务理念 

“以病人为中心”赢得患者信赖

周一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博士门诊,北中医三院博士研究生刘佳星正在为患者针灸。

202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了博士到社区出诊的协议,博士研究生下沉到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优质的医疗服务。

“博士生来到家门口,我们看病更方便了。”社区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60年来,北中医三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以病人为中心,体现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细节里。

“咱们儿科有了自己的公众号,会定期宣传中医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灸法等外治方法,我也会根据宝宝年龄、病证,选择适合的外治方法。”在儿科崔霞被前来咨询的家长团团围住,认真做着解释。没有大处方,更多是苦味少、药到病除的小药,儿科的暖心体现在一张张处方里和一个个操作中。

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医院上线患者移动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全流程医疗服务,提供包括预约、缴费、查询检验报告等服务。医院的专科也分别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方便患者线上咨询。

以病人为中心,体现在为患者培养全科医生的举措中。

2015年,北中医三院率先招收全科医学硕士,打通了中西医之间、专科之间的壁垒。全科医学硕士的培养,不仅为社区输送了人才,还为中西医间的汇通架起了桥梁。

以病人为中心,体现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的行动力。

2019年,手足外科主治医师马占华深入内蒙古东北部的扎赉特旗,投身于扎赉特旗蒙医综合医院的驻点帮扶工作。八个月他参与并指导完成了骨科疑难手术上百例,显著提升了当地医院的骨科诊疗水平,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2023年,脾胃科主任医师王彦刚来到河北省三河市中医院帮扶,为三河市中医院的专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他帮助医院构建了涵盖30个专科及13个二级专科的完善体系,还创新性地设立了针对失眠便秘哮喘等特定疾病的专病专台,极大地丰富了医院的诊疗服务内容。

2023年5月,北中医三院手足外科的专家们来到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为当地的手足畸形患者进行义诊和免费的手术,共实施了8例复杂的手足部畸形手术,不仅给患者解决了病痛,也为当地医务工作者展现了国内手足外科顶尖医疗团队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水平。

今年10月,医院分别与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香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坝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设立了中医特色专病(专症)基层传承工作室。

在香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了两名徒弟的皮肤科主任医师孙占学表示:“我将不遗余力地做好传承工作,把中医特色专病的精髓传授给更多的人,探索创新中医基层诊疗模式,优化中医诊疗过程,力求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心尽力,交出一份让领导满意、让患者信任的满分答卷。”

“建院60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站在这个新起点上,北中医三院将进一步秉持改革创新发展理念,重视人才,依靠科技,提升技术,营造风清气正的医教研良好环境,激励激发广大职工继往开来的创业精神,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早日建设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深受百姓信任的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而不懈奋斗。”晏军说。